close
上海,這幾年貪婪地吸引全世界的注意,全世界頂尖建築師、時尚設計師、各大企業與飯店等等,無一不想在這全中國進步最神速的城市裡畫地為王。去年還 稍有寒意的春初我去了上海一趟,五天的短暫停留,我對五光十射花枝招展的浦東毫無興趣,儘自在逐漸凋零但充滿人情味的胡同裡探險。

腳踏車


腳踏車一直是大陸最普遍的交通工具,跟台灣的摩托車一樣,隨處可見,無所不達。這種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動並不因為馬路變寬房子變高或人行道的鋪設和紅綠燈的增設而有所改變,人們只要騎著腳踏車,上海依舊還是他們眼中的上海。

雜貨店



在上海最高級的購物中心恆隆廣場旁,LV和GIORGIO ARMANI與賣花布和豆漿饅頭的胡同對望。不知道再過多少時間這些充滿人情味的文化和建築資產會被資本主義剷平,蓋起高樓大廈。我在胡同內找尋時間的記 憶,看著人們在家門口曬棉被,小朋友在家門口寫作業,還有殺魚準備晚飯的婦人,肉販的叫賣聲,看似封閉的胡同裡,充滿了我們生命中無所不在的記憶片段,同 時上演。

午后



我住的酒店〈其實就是飯店〉旁,嶄新的集合住宅正以驚人的速度與數量成型中,一個城市的歷史軌跡在此時變成快轉,原本需要幾個世代才會演化的城市, 在短短幾年間就被迫進化了。很多人還搞不清楚,不過我想他們是幸運的。如果他們知道以後再也沒有胡同裡的友善空間供子孫玩耍,買菜要到超級市場,門口無法 曬棉被,應該會很難過吧。

椅子


在公共家具〈街道家具〉出現以前,上海人自己有一套應變之道,看起來頗有趣。充滿衝突感的一張老沙發與鎖鏈,在上海骨董市集的巷道旁,像是宣告路人,〝請坐,但不要帶走〞。



上海啊上海,雖然大家帶不走你,可是大家已經把你改變了。胡同啊胡同,隨然我知道死胡同是個形容詞不是個名詞,不過胡同還可以存在多久,我真的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非關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