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出國寄明信片應該就不用我抱了吧!

EDUCATE (6).jpg

大家都以為我們去米蘭世博會一定是去看世博,其實完全沒有,特別出國看建築物其實完全沒在我的行程計畫中。

不過我們幾乎去了城市中每個博物館與美術館。在倫敦的第一天起床就去了科學工藝博物館、自然博物館、V&A(因為這三間博物館都在同一區);在米蘭當然一定要去三年展當代美術館,還跟當地朋友去了米蘭兒童博物館,又因為我們就住在剛剛落成的MUDEC(文化博物館)旁邊所以還去了兩次,要離開前的最後一天還去了設計博物館;雪梨市區的兩大博物館,新南威爾斯藝廊與澳洲博物館也是必訪(我們都是從住的地方走路過去);新加坡國家藝廊與紅點博物館在我們有限的時間內也都到了。每次出國這些博物館美術館的門票大概比吃飯買東西收據還要多。

EDUCATE (5).jpg

小朋友間溝通需要言語嗎?米蘭兒童博物館由舊醫院改建,就算當地人都不一定曉得,更何況對於觀光客來說更是陌生,所以我們是唯一一個黃種人。雖然我們幫小孩取的英文名其實是義大利文讓他在老師點名時迅速獲得共鳴,但接下來的團體活動就完全靠肢體語言了。我其實蠻懷念這半天的博物館行程,因為這天也是我們在米蘭九天唯一一天下雨天,所以很幸運地下雨時我們安排的是室內活動,而且也跟當時DOMUS的同學見了面,親子餐廳也很不錯,若是有帶小朋友到米蘭的話這裡是個很推薦的地方喔!

EDUCATE (4).jpg

米蘭三年展美術館。EATALY特展。

EDUCATE (3).jpg

如果去美術館,小朋友該怎麼看與被看呢?

現在都市長大的小孩越來越多,知識從電視與Ipad而來,反而失去了與人或環境最直接的接觸與學習。最近開始流行的露營活動我覺得就是一種反思,藉由拋棄跟都市有關的物件重新回歸原始,也是一種反璞歸真的追尋。所以看著他在美術館裡用他自己的理解來與藝術品互動也與我們互動,有的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我們也被約定俗成的看展經驗制約?如果我們自己就是展品的一部分呢?很多時候你以為你想給孩子多一些,其實換個角度,其實是他給你多更多。

DSCF1265.JPG

出國做錯事也是要罰站的。

這種少則十天長則三周的旅行時間很容易改掉壞習慣(也容易養成壞習慣),所以今年要去雪梨之前我就跟我太太討論,或許有機會把小朋友喜歡挖鼻屎吃與摳手指的習慣改掉。雖然我們在旅程中沒有特別叮嚀與提醒,不過或許爸媽24小時在身邊的影響,回台灣之後居然可以看到他很久沒長齊的手指甲真的讓人非常有成就感,他自己也覺得開心!

EDUCATE (7).jpg

這次到雪梨一下飛機我們先用當地最有名的路邊攤"肉派"安撫五臟廟,然後就迫不及待就步行到新南威爾斯美術館。其實也不用太擔心進去沒東西看,就算是免費的常設展也多是畢卡索、塞尚、高更、梵谷應有盡有。最近帶小朋友與從北京回來的姪子一起去台北天文教育館與科學館.....................................................,看著接待櫃台雙眼無神的兩位館員,環顧四周分不清是展品還是佈景的設施,真讓人覺得哀傷。

EDUCATE (8).jpg

雪梨工業博物館。

EDUCATE (10).jpg

這次我們參加了雪梨歌劇院的一小時英文導覽(因為中文一天兩梯次沒趕上),原本還很擔心他沒辦法撐那麼久,結果他居然戴著耳機仔細聽完導覽員的全程解說(我偶而會幫他翻成簡單的中文),或許有得到一點父母的遺傳,他很自得其樂,幾個室內空間與外部建築的取景看他自己移來移去或直或橫有時還要等畫面中的人移出觀景窗他才按快門的模樣,好像看到縮小版的自己!

EDUCATE (1).jpg

新加坡國家藝廊。

這次在新加坡唯一的一天就遇上陰雨綿綿,加上我的相機沒電,所以幾乎所有照片都由小也負責。我跟太太瀏覽過這次旅行他拍的所有照片後都覺得,是可以幫他開個instagram帳號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非關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