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發現國外的室內設計雜誌為什麼拍的照片與國內的室內設計雜誌差那麼多,曾經懷疑是樑柱的關係、或是間接照明的關係,後來才發現最大的問題來至於像機的〝角度〞。

國內雜誌習慣用廣角來詮釋空間與建築,似乎是想表現空間的豐富與寬廣;而國外雜誌喜歡用標準或特寫鏡頭來詮釋,傳達的是一種身體尺度的溫度與氣氛。很難用 文字來解釋這發現,就像我曾拿著CASA BRUTUS裡的FASHION CLOTHSET單元攝影給婚紗公司看要求一樣的意境,但是拍出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又每次都要求空間攝影師不要弄得那麼廣角,可不可以拍一些特寫,留意一下我的SETTING,不過得到的回答或成果多半是否定的。

這次先跟大家分享一些設計的小地方,需要拉近鏡頭才看得到的,雜誌上難以出現的照片。談不上什麼氣氛或溫度,不過可以大約了解設計的脈絡與軌跡。


這書櫃的1mm溝縫因油漆師傅習慣性的批土填縫後整座拆掉重做,材料費就要三萬。因為這是刻意請木工手工一片一片用砂紙磨過然後再一片一片組裝起來,一定要有這溝縫才可以了解這書櫃製作的工序與精神。


模仿大理石〝鳥仔嘴〞接法的OSB板轉角,上方收邊再轉無縫接法。天花板也留2cm溝縫,這些溝縫讓油漆做的很辛苦。


隱藏式推門把手與輔助鎖。這是外側,內側也有一個尺寸顏色一模一樣的把手,所以這外側的凹槽是在暗示內側的功能。


45度包樑間接照明與天花板高低差收邊。


盒燈與天花板的組合。這絕對不是請木工挖個盒燈的洞然後水電最後裝上去而已,油漆師傅一直以為我這盒燈洞挖錯而遲遲不肯批土噴漆,沒想到這是空間中反覆出現的設計語彙。


一個普通的把手,可是我偏偏要把門片挖深把把手崁進去。這些在立面圖上看不出變化的動作其實影響很大,失敗的機會也很高。


複雜的隱藏把手結合溝縫與斜角轉角。這轉角門片也做了兩次〈好險只有兩次〉,很多時候師傅會習慣性的把之前數十年的經驗套在每一個案子上,因為這是最安全也最有效率的方法,所以絕對沒有甚麼是不能做,只有要不要做而已。


斜角間接照明。這短短90cm的間接照明做了三次,雖然角度還是沒達到我的要求,可是至少效果出來了,深怕到時候角度做出來了,可是其他地方又撐壞了。

老實說如果沒有這些細節,照片拍出來也不會有什麼差別,業主也不會因為沒有這些〝多餘〞的設計,而覺得少了什麼。甚至書櫃拆掉重作時她還驚訝的問真的要這麼做嗎?不過,如果沒有這些小地方,我會覺得失去一個做設計的意義,也不需要我每天去現場監工、跟師傅反覆討論。

時間,會反應一個事件的價值,這些細節,也會反應設計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非關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