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五年來試過了很多種不同型式的簡報,為了比賽,有FLASH、POWERPOINT、AVI短片...可是沒有一次簡報比賽內容是真正用於跟業主溝通的。
這次的簡報比賽,我想還原與業主溝通的最原始狀態,這應該是一個空間設計,從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接觸、溝通、了解、到信任的過程,更特別的是對比於我其他的作品,室內裝修慣用的加法,在此案中卻是減法,我們還原這個建築的原貌,無論是時間或者是空間,也讓業主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與空間的感動。
所以我用業主親手寫的三封信,說明這案子從一開始的設計溝通、工程進行、到新生活開始的三個階段。
第一封信:設計翻案
經過昨晚戲劇性的震憾後,回家的路程上,心中仍對重新規劃後的空間不住 地拉扯、掙扎。
直到我太太脫口說出“這不就是我們原本想要的感覺嗎?“,這才驚覺雖然很清楚、明白內心所嚮往的空間,仍不免被無意義的多慮所制約。
很喜歡開闊的空間感,奈何身居台灣這個地狹人稠的國家,寸土寸金。一間小公寓一定要將未來可能用的到的空間考量進去,否則下一個房子還不見得買的起,就這 樣被制約住。
誠如你所說,如果一開始就畫這樣的平面圖簡直是找死,但多虧有這張圖,找回我們原始對家的願景。
如果有間25坪的房子,你會如何規畫?二房二廳二衛,最好還可以有間儲藏室。我想大部分人的構想都是如此,當然我也不例外。這次有機會為 一對年輕的準夫妻改造他們的老公寓,有種助人成家的使命與成就感。設計不因為面積小或機能簡單而有所減少,這個空間我反而畫了十多種平面一一與業主討論, 而在簽約前決定了下面這一個我們都認同的〝安全〞平面。
業主做了很多功課,收集的資料大部分都是設計師的自宅,來自於某位攝影師的部落格。所以他對設計師無設限不按牌理出牌的空間很有興趣,納悶為何這種設計難登大雅之堂。雖然我為他規畫的空間已經帶入不少比較自由且個性化的氣氛,不過我總覺得這是一個妥協後自然而然的產物,稱不上是設計。經過兩天的試驗,我寫了一封信給他,說有〝突破性〞的發展,想約他們再討論,結果他們等不及,當天晚上就來了。
所以這個25坪大的老公寓,我改成一房一廳一衛。一房為主臥,6坪大含更衣室;一廳為開放空間,16.5坪包含客廳廚房餐廳與書房,還預留了未來小孩會 使用的區域,電視牆包含開放式儲物層板,卻用一道簾子隔起來,要看電視時再撥開;一衛但有兩個門;一陽台為原始條件。設計的主要精神是〝延續〞空間的生命,而不是覆蓋。
所以我們所選用的材料看似復古,例如拋光水泥地板、釉面馬賽克等等,其實是延伸原本梯 廳與室內的磨石子地板,還有建築外觀與原本浴室的各色馬賽克,不過卻是全新的工法與空間語彙。有一天在現場與油漆師傅討論做法,第一個油漆師傅問說這是我自己家嗎?(這有兩種解釋:一,這空間一般人難以接受;二,我的認真程度讓他以為我在做自己家。) 我笑笑說不是,在他旁邊批土的第二個油漆師傅接著問說這是辦公室嗎?我一臉狐疑說不是,然後他們又說:那怎麼沒有臥室?我回答說...我們三個現在就在臥室裡...我開心極了,想到我的恩師說過「設計就是要東西出來你會〝哇〞的一聲說〝這是我的設計啊!〞才是設計」,如果只是把腦袋裡原本就存在的東西做出來,那不算 設計,算是交作業。
第二封信:工程品質
昨晚看了細清後的現場,地板顏色很好看,但有很多刮痕及腳印…將燈關 暗一點不是很明顯,但白天的話…明天早上過去看看好了。
目前為止,除了東東你的設計美感、耐心讓我們很滿意之外,施工品質似乎有待加強。
雲木的長短、地板腳印(這倒還好,想說你也沒用過這個材質)、開關的安裝、水泥檯面的洞、花灑的高度(看舖好的磁磚被挖掉再重舖…),覺得很多是可以一次 到位的工程,卻一再修補…
這是我們第一次裝潢,裝潢的空間也不想佈滿不必要的元素,所以無從跟其他人比較起。
昨晚待在現場,享受這屬於我們的未來,卻隱約嗅到遺憾的味道。
獨排眾議,只為創造一個自已喜愛的空間,毋需說服其他人能接受,但當品質連自己也無法說服,當初家人說不該找設計師的聲音開始傳來。
沒了設計師,自己來可以營造出如此的氣氛? 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回頭看了以為該有的施工品質,卻也開始懷疑該如何拿捏~
懷疑預算造就了施工的品質、懷疑家人指點的施工缺失原來真是缺失、懷疑未完工卻原來已完工。
以設計師自居,東東你是當之無愧的,這也是我們當初會把這案子交給你的原因,你幫我們處理了太多我們所想像不到的事,比起一般copy其他空間來施工而也 稱之為設計師的人,我們這筆設計費沒白付。
或許是第一次裝潢,我們只看到了所謂缺失的部份,現在回過頭來,很多我們喜愛的元素,也多虧你幫我們設計進去。
這封mail的目的不是指責,而是鼓勵,希望我們的聲音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意見,或許對你的設計師生涯有所幫助,也希望對我們的案子有所幫助。
其實收到這封信,一半鼓勵,一半建議,跟大部分與我成為好友的業主們擁有一樣的見解,在一堆缺失之下還願意給我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機會設計更大、預算更高的案子。工班就是替我完成每個作品的手,所以每個業主就算對我的設計擁有 很高的評價,但是就是擺脫不了缺陷,讚美永遠伴隨遺憾。
這個案子使用材料有水泥拋光地板,復古釉面馬賽克,柚木地板,八分夾板,六分木心板,木作全部不貼木皮,也不貼美耐板,更不需要噴漆,這是很大的挑戰啊!第一次試驗的德國硬化拋光水泥染色地坪(名字好長...)讓我與工班吃足了苦頭,因為不熟悉材料特性的關係,所以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人力、物力,就為了 呈現一種...Lo-Tech的復古況味。水泥拋光地坪的步驟反覆了五六次,還去找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師傅來作磨石子處理。全部木作不但沒使用木皮或美耐板,而且也不上漆,共使用了八分水泥模板用夾板、六分木心板、三分夾板、防潮木纖板、OSB板、美國雲杉等等。這場木作花了 比平常還多的力氣與師傅溝通,因為沒人這麼做過。雖說不用挑木皮或選色,不過每片八分夾版與六分木心板裁切後都要一一檢查,定出正反面,斷面不能有缺 口...這絕對不是DIY隨便釘釘而已。
可能我覺得設計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八月挑的馬賽克,十月要貼的時後或許不適合了;原本要裝的水平把手,等門做好後覺得用隱藏式把手更適合。變成自己隨著工地逐漸成型而不斷改變原始的設計,設計在我手上很難從一而終。
四月完工的仁愛路私宅,業主也不吝嗇跟我分享他對整個設計與工程的 看法與檢討,甚至對每一個工種的表現打了分數,更綜合所有使用者(他太太與爸媽)的經驗與感想,因為他們把我當成這個家的一份子,他們的感受,就是我的感 受。昨晚還親自到他家討論還沒完成的缺失改正。大部分的人手上案子分成已完工、施工中、設計中三類,我的應該只有分成兩類,一類是業主會跟我說有缺失要我去修,另一類是有缺失不說然後謝謝永遠不連絡...
我知道有的時候 對自己的要求並無法百分之百傳達給我的工班,因為我會像做自己家一般的照顧我的作品,可是他們多半只當作是工作,幾百個做過的工地之一,但是每個對我都是 唯一。光是這點,我想這不只是我與工班的差別,也是我與其他設計師的差別...為了彌補工班的不足,我就需要加倍的耐心與加倍的溝通,對工班,也對業主。
希望這封信是關於工程品質要求的最後一封信...
第三封信:開始新生活
想破了頭也想不出該怎麼為這個工程下個註腳,原來是註腳下的過早,工程的終點只是生活的起點。
回想起決定將爸、媽的起家厝交給我重新裝修時的興奮 與無助,興奮的是有機會將種種動線、空間及水電管線等不良因素更新,無助的是該找誰來操這把刀?不作功課還好,一作功課不得了,太多慘不忍賭的案 例出現在“反裝潢詐騙聯盟”,對於像我這種市井小民而言,可是一跤都跌不得…
作了近兩個月的功課,對於這個行業及眉角有了點眉目,原來室內設計師 不難找,因為俯拾即是,只要敢就當的成…就小弟而言,經由“設計”而得出既美觀又實用甚至令人驚豔的產品,就是設計。少了上述元素的產品,充其量是商品,賣的出去就好。小弟認為多數遭騙的案例, 是因為找上的設計師無所謂的“設計”能力,有的或許只是經驗,拿以前作過的案子來變化一下就是一張設計圖,因此任何案子對這種設計師而言,只是一個賺錢的 機會,我覺得以這種態度來從事這個行業,很容易產生糾紛,一旦估錯預算,勢必要業主預算往上追加,否則一旦無利可謀,往往就是上法院。於是小弟便從設計師的美感、負責態度、耐心及預算控制等依序尋找合適的設計師。
拜01所賜,得到許多裝修方面的資訊,也在01上找到了適合我們的 設計師,為我們起草了一個“家”。
三十三年的歲月、小時候的木隔間在老爸手裡昇級成磚造隔間,到了我手上昇華成近乎無隔間~從爸、媽含莘茹苦拉拔一家五口,再從五口之家各自成家僅剩小弟一家兩口。格局也從三房兩廳兩衛,隔成一房一廳一衛,通透。很大膽的規畫,但這就是小弟潛藏在心 裡想要的開闊,設計師感受到了,將原本保守的一廳兩房兩衛修正成一房一廳一衛。此設計圖著實震憾了小弟,內心卻又雀躍 不已,這不就我跟老婆想要的空間感嗎?
但是…
萬一以後有了小孩、萬一有親友來借住、萬一…
萬一小弟以後再也沒機會實現這個夢想 呢?
格局規畫就這麼定了,再來就是細節的討論,諸如日後重新規劃小孩房的可能性、空間內各種建材的搭配以及活動動線的安排等等。從去年四 月開始討論直到八月動 工,光討論就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直到動工的那一天,我還不知道整個家以後會是如何的呈現在我面前,為什麼? 因為部分元素設計師還沒有靈感,不是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嗎? 其實這四個月得到最多的是“信任”。我們信任設計師的負責及設計美感,而設計師信任的是小弟的授權。
動工前一天是星期天,設計師專程來了 家裡一趟,跟我們一起拜拜,祈求工程順利完成。終於到了這一天,環視四週,這從小遮風避雨的地方,在父母兄長陸續搬遷後,顯得特別滄桑而淒涼,暗 自祈望站在身旁的設計師,能妙手回春賦予傳承到我手中的 起家厝新的生命力。
第一天下午,收到設計師寄來的照片,是動工第一天的模樣,記得當時一心只想著要下班回家看看。摸黑進到家裡,在沒有燈光的照明下,隱約可看出斷垣 殘壁的驚悚模樣,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差點命喪老爸手裡的故事。
當時是這個家第一次裝修,由木隔間改成磚造,應該是沒有多餘的預算租房子,所以晚上跟 爸媽睡在工地裡,而兄長則借住親戚家。一天夜裡半夜尿急,跟抱著我的 媽媽說了一聲就起身去上廁所,沒多久傳來一聲驚呼,是媽媽的聲音。長大後才知道,因為爸爸不知道我起身上廁所,直覺以為是小偷闖了進來,拿了床邊的木棍就 往馬桶衝,還好媽媽還沒睡迷糊,否則以前的三房住四口其實不算擠。
就這樣一路施工直到進住,過程有甘有苦,甘的是量身訂作的跑車隨著日 子漸現雛形,苦的是親友說你的跑車位置不夠坐、東西不夠擺、車頂不美觀…他們不知道,我會因為開著這輛車每天心情好,生理變健康,連大便也舒暢… 更何況這輛車像 變形金剛,機能隨著生活形態變動而充滿彈性。
以下,就是我跟我老婆在設計師指揮下,一撇一畫寫出的“家”
這是所有我有關空間的文章裡最感人也最幽默的一篇,因為不是我寫的。這是一個在這個空間生活了三十年而且要迎接下一個三十年的人的感想,很難想像在我們勾勒的這個框框裡,居然隱藏著如此多的回憶,天花板的夾層、被磚塊封住的窗、曾經存在的陽台,每一個角落都有故事,充滿喜怒哀樂。
上個禮拜四晚上我拿著這三封信去找業主,大概跟他說明公司舉辦這個活動的來龍去脈,也讓他知道我想拿他寫的三封信當作這次簡報主軸的原因,他聽了覺得很有趣,也表明他們很願意陪我參加這次聚會,這情況跟我上次去看海角七號結果片尾魏德聖跟田中千繪本人出現在電影螢幕前一樣。業主說他的最後一封信其實還沒寫完,我很期待如果他能上台,繼續這封未完成的信,那一定相當有意義。
至於簡報為什麼要比賽?對我來說,可能就像設計一樣,每次都想玩出新的東西。比賽,對手其實還是自己...
這次的簡報比賽,我想還原與業主溝通的最原始狀態,這應該是一個空間設計,從兩個完全陌生的人接觸、溝通、了解、到信任的過程,更特別的是對比於我其他的作品,室內裝修慣用的加法,在此案中卻是減法,我們還原這個建築的原貌,無論是時間或者是空間,也讓業主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與空間的感動。
所以我用業主親手寫的三封信,說明這案子從一開始的設計溝通、工程進行、到新生活開始的三個階段。
第一封信:設計翻案
經過昨晚戲劇性的震憾後,回家的路程上,心中仍對重新規劃後的空間不住 地拉扯、掙扎。
直到我太太脫口說出“這不就是我們原本想要的感覺嗎?“,這才驚覺雖然很清楚、明白內心所嚮往的空間,仍不免被無意義的多慮所制約。
很喜歡開闊的空間感,奈何身居台灣這個地狹人稠的國家,寸土寸金。一間小公寓一定要將未來可能用的到的空間考量進去,否則下一個房子還不見得買的起,就這 樣被制約住。
誠如你所說,如果一開始就畫這樣的平面圖簡直是找死,但多虧有這張圖,找回我們原始對家的願景。
如果有間25坪的房子,你會如何規畫?二房二廳二衛,最好還可以有間儲藏室。我想大部分人的構想都是如此,當然我也不例外。這次有機會為 一對年輕的準夫妻改造他們的老公寓,有種助人成家的使命與成就感。設計不因為面積小或機能簡單而有所減少,這個空間我反而畫了十多種平面一一與業主討論, 而在簽約前決定了下面這一個我們都認同的〝安全〞平面。
業主做了很多功課,收集的資料大部分都是設計師的自宅,來自於某位攝影師的部落格。所以他對設計師無設限不按牌理出牌的空間很有興趣,納悶為何這種設計難登大雅之堂。雖然我為他規畫的空間已經帶入不少比較自由且個性化的氣氛,不過我總覺得這是一個妥協後自然而然的產物,稱不上是設計。經過兩天的試驗,我寫了一封信給他,說有〝突破性〞的發展,想約他們再討論,結果他們等不及,當天晚上就來了。
所以這個25坪大的老公寓,我改成一房一廳一衛。一房為主臥,6坪大含更衣室;一廳為開放空間,16.5坪包含客廳廚房餐廳與書房,還預留了未來小孩會 使用的區域,電視牆包含開放式儲物層板,卻用一道簾子隔起來,要看電視時再撥開;一衛但有兩個門;一陽台為原始條件。設計的主要精神是〝延續〞空間的生命,而不是覆蓋。
所以我們所選用的材料看似復古,例如拋光水泥地板、釉面馬賽克等等,其實是延伸原本梯 廳與室內的磨石子地板,還有建築外觀與原本浴室的各色馬賽克,不過卻是全新的工法與空間語彙。有一天在現場與油漆師傅討論做法,第一個油漆師傅問說這是我自己家嗎?(這有兩種解釋:一,這空間一般人難以接受;二,我的認真程度讓他以為我在做自己家。) 我笑笑說不是,在他旁邊批土的第二個油漆師傅接著問說這是辦公室嗎?我一臉狐疑說不是,然後他們又說:那怎麼沒有臥室?我回答說...我們三個現在就在臥室裡...我開心極了,想到我的恩師說過「設計就是要東西出來你會〝哇〞的一聲說〝這是我的設計啊!〞才是設計」,如果只是把腦袋裡原本就存在的東西做出來,那不算 設計,算是交作業。
第二封信:工程品質
昨晚看了細清後的現場,地板顏色很好看,但有很多刮痕及腳印…將燈關 暗一點不是很明顯,但白天的話…明天早上過去看看好了。
目前為止,除了東東你的設計美感、耐心讓我們很滿意之外,施工品質似乎有待加強。
雲木的長短、地板腳印(這倒還好,想說你也沒用過這個材質)、開關的安裝、水泥檯面的洞、花灑的高度(看舖好的磁磚被挖掉再重舖…),覺得很多是可以一次 到位的工程,卻一再修補…
這是我們第一次裝潢,裝潢的空間也不想佈滿不必要的元素,所以無從跟其他人比較起。
昨晚待在現場,享受這屬於我們的未來,卻隱約嗅到遺憾的味道。
獨排眾議,只為創造一個自已喜愛的空間,毋需說服其他人能接受,但當品質連自己也無法說服,當初家人說不該找設計師的聲音開始傳來。
沒了設計師,自己來可以營造出如此的氣氛? 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回頭看了以為該有的施工品質,卻也開始懷疑該如何拿捏~
懷疑預算造就了施工的品質、懷疑家人指點的施工缺失原來真是缺失、懷疑未完工卻原來已完工。
以設計師自居,東東你是當之無愧的,這也是我們當初會把這案子交給你的原因,你幫我們處理了太多我們所想像不到的事,比起一般copy其他空間來施工而也 稱之為設計師的人,我們這筆設計費沒白付。
或許是第一次裝潢,我們只看到了所謂缺失的部份,現在回過頭來,很多我們喜愛的元素,也多虧你幫我們設計進去。
這封mail的目的不是指責,而是鼓勵,希望我們的聲音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意見,或許對你的設計師生涯有所幫助,也希望對我們的案子有所幫助。
其實收到這封信,一半鼓勵,一半建議,跟大部分與我成為好友的業主們擁有一樣的見解,在一堆缺失之下還願意給我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機會設計更大、預算更高的案子。工班就是替我完成每個作品的手,所以每個業主就算對我的設計擁有 很高的評價,但是就是擺脫不了缺陷,讚美永遠伴隨遺憾。
這個案子使用材料有水泥拋光地板,復古釉面馬賽克,柚木地板,八分夾板,六分木心板,木作全部不貼木皮,也不貼美耐板,更不需要噴漆,這是很大的挑戰啊!第一次試驗的德國硬化拋光水泥染色地坪(名字好長...)讓我與工班吃足了苦頭,因為不熟悉材料特性的關係,所以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人力、物力,就為了 呈現一種...Lo-Tech的復古況味。水泥拋光地坪的步驟反覆了五六次,還去找了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師傅來作磨石子處理。全部木作不但沒使用木皮或美耐板,而且也不上漆,共使用了八分水泥模板用夾板、六分木心板、三分夾板、防潮木纖板、OSB板、美國雲杉等等。這場木作花了 比平常還多的力氣與師傅溝通,因為沒人這麼做過。雖說不用挑木皮或選色,不過每片八分夾版與六分木心板裁切後都要一一檢查,定出正反面,斷面不能有缺 口...這絕對不是DIY隨便釘釘而已。
可能我覺得設計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八月挑的馬賽克,十月要貼的時後或許不適合了;原本要裝的水平把手,等門做好後覺得用隱藏式把手更適合。變成自己隨著工地逐漸成型而不斷改變原始的設計,設計在我手上很難從一而終。
四月完工的仁愛路私宅,業主也不吝嗇跟我分享他對整個設計與工程的 看法與檢討,甚至對每一個工種的表現打了分數,更綜合所有使用者(他太太與爸媽)的經驗與感想,因為他們把我當成這個家的一份子,他們的感受,就是我的感 受。昨晚還親自到他家討論還沒完成的缺失改正。大部分的人手上案子分成已完工、施工中、設計中三類,我的應該只有分成兩類,一類是業主會跟我說有缺失要我去修,另一類是有缺失不說然後謝謝永遠不連絡...
我知道有的時候 對自己的要求並無法百分之百傳達給我的工班,因為我會像做自己家一般的照顧我的作品,可是他們多半只當作是工作,幾百個做過的工地之一,但是每個對我都是 唯一。光是這點,我想這不只是我與工班的差別,也是我與其他設計師的差別...為了彌補工班的不足,我就需要加倍的耐心與加倍的溝通,對工班,也對業主。
希望這封信是關於工程品質要求的最後一封信...
第三封信:開始新生活
想破了頭也想不出該怎麼為這個工程下個註腳,原來是註腳下的過早,工程的終點只是生活的起點。
回想起決定將爸、媽的起家厝交給我重新裝修時的興奮 與無助,興奮的是有機會將種種動線、空間及水電管線等不良因素更新,無助的是該找誰來操這把刀?不作功課還好,一作功課不得了,太多慘不忍賭的案 例出現在“反裝潢詐騙聯盟”,對於像我這種市井小民而言,可是一跤都跌不得…
作了近兩個月的功課,對於這個行業及眉角有了點眉目,原來室內設計師 不難找,因為俯拾即是,只要敢就當的成…就小弟而言,經由“設計”而得出既美觀又實用甚至令人驚豔的產品,就是設計。少了上述元素的產品,充其量是商品,賣的出去就好。小弟認為多數遭騙的案例, 是因為找上的設計師無所謂的“設計”能力,有的或許只是經驗,拿以前作過的案子來變化一下就是一張設計圖,因此任何案子對這種設計師而言,只是一個賺錢的 機會,我覺得以這種態度來從事這個行業,很容易產生糾紛,一旦估錯預算,勢必要業主預算往上追加,否則一旦無利可謀,往往就是上法院。於是小弟便從設計師的美感、負責態度、耐心及預算控制等依序尋找合適的設計師。
拜01所賜,得到許多裝修方面的資訊,也在01上找到了適合我們的 設計師,為我們起草了一個“家”。
三十三年的歲月、小時候的木隔間在老爸手裡昇級成磚造隔間,到了我手上昇華成近乎無隔間~從爸、媽含莘茹苦拉拔一家五口,再從五口之家各自成家僅剩小弟一家兩口。格局也從三房兩廳兩衛,隔成一房一廳一衛,通透。很大膽的規畫,但這就是小弟潛藏在心 裡想要的開闊,設計師感受到了,將原本保守的一廳兩房兩衛修正成一房一廳一衛。此設計圖著實震憾了小弟,內心卻又雀躍 不已,這不就我跟老婆想要的空間感嗎?
但是…
萬一以後有了小孩、萬一有親友來借住、萬一…
萬一小弟以後再也沒機會實現這個夢想 呢?
格局規畫就這麼定了,再來就是細節的討論,諸如日後重新規劃小孩房的可能性、空間內各種建材的搭配以及活動動線的安排等等。從去年四 月開始討論直到八月動 工,光討論就花了四個月的時間,直到動工的那一天,我還不知道整個家以後會是如何的呈現在我面前,為什麼? 因為部分元素設計師還沒有靈感,不是花了四個月的時間嗎? 其實這四個月得到最多的是“信任”。我們信任設計師的負責及設計美感,而設計師信任的是小弟的授權。
動工前一天是星期天,設計師專程來了 家裡一趟,跟我們一起拜拜,祈求工程順利完成。終於到了這一天,環視四週,這從小遮風避雨的地方,在父母兄長陸續搬遷後,顯得特別滄桑而淒涼,暗 自祈望站在身旁的設計師,能妙手回春賦予傳承到我手中的 起家厝新的生命力。
第一天下午,收到設計師寄來的照片,是動工第一天的模樣,記得當時一心只想著要下班回家看看。摸黑進到家裡,在沒有燈光的照明下,隱約可看出斷垣 殘壁的驚悚模樣,不由得想起小時候差點命喪老爸手裡的故事。
當時是這個家第一次裝修,由木隔間改成磚造,應該是沒有多餘的預算租房子,所以晚上跟 爸媽睡在工地裡,而兄長則借住親戚家。一天夜裡半夜尿急,跟抱著我的 媽媽說了一聲就起身去上廁所,沒多久傳來一聲驚呼,是媽媽的聲音。長大後才知道,因為爸爸不知道我起身上廁所,直覺以為是小偷闖了進來,拿了床邊的木棍就 往馬桶衝,還好媽媽還沒睡迷糊,否則以前的三房住四口其實不算擠。
就這樣一路施工直到進住,過程有甘有苦,甘的是量身訂作的跑車隨著日 子漸現雛形,苦的是親友說你的跑車位置不夠坐、東西不夠擺、車頂不美觀…他們不知道,我會因為開著這輛車每天心情好,生理變健康,連大便也舒暢… 更何況這輛車像 變形金剛,機能隨著生活形態變動而充滿彈性。
以下,就是我跟我老婆在設計師指揮下,一撇一畫寫出的“家”
這是所有我有關空間的文章裡最感人也最幽默的一篇,因為不是我寫的。這是一個在這個空間生活了三十年而且要迎接下一個三十年的人的感想,很難想像在我們勾勒的這個框框裡,居然隱藏著如此多的回憶,天花板的夾層、被磚塊封住的窗、曾經存在的陽台,每一個角落都有故事,充滿喜怒哀樂。
上個禮拜四晚上我拿著這三封信去找業主,大概跟他說明公司舉辦這個活動的來龍去脈,也讓他知道我想拿他寫的三封信當作這次簡報主軸的原因,他聽了覺得很有趣,也表明他們很願意陪我參加這次聚會,這情況跟我上次去看海角七號結果片尾魏德聖跟田中千繪本人出現在電影螢幕前一樣。業主說他的最後一封信其實還沒寫完,我很期待如果他能上台,繼續這封未完成的信,那一定相當有意義。
至於簡報為什麼要比賽?對我來說,可能就像設計一樣,每次都想玩出新的東西。比賽,對手其實還是自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