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造訪這個社區是2017年10月,記得那天是兒子小一的學校運動會,所以我還穿著運動褲運動鞋。開始寫這篇文章已經是2019年,小二的運動會早在2018年已結束,但業主似乎還捨不得搬進去。
雖然金碧輝煌的公設讓人瞠目結舌,但年輕的屋主似乎不愛,不然怎麼會找上我們?
我們把原本三房的格局改成兩房+一個儲藏室,也放大原本的廚房。
入口玄關走道很寬很長,利用這個特點做了高低錯落的玄關收納櫃,故意不落地也不靠邊的設計可以讓空間不過於擁擠。
其實工程一邊進行一邊看家具一向是我的興趣,記得木作進行時在台北建材設計中心裡的築意名品看到這組丹麥的沙發很合適就轉寄給業主,業主到現場看過之後也覺得很不錯就下訂了。
主臥更衣室的衣櫃系統是結合鐵件與木做的"類"系統櫃。常常遇到客戶問系統櫃的應用如何如何,因為非關用的木作不多,系統櫃更少,所以能用木作處裡的我們大部分都會用木作處理,若是有部分要用系統櫃其實我們也有配合的經驗,各有優缺點。系統櫃有靈活組裝配件豐富的優點,木作有結構牢固材質多樣的優勢,就看業主的選擇與整體搭配。
試組裝。
這次與一位來自新竹的樂土師傅合作,他的施工工法與之前的油漆師傅完全不同。如果說之前的油漆作法類似馬來漆的批塗,這位師傅的做法比較類似水泥粉光+渲染的手法,完成後的效果非常自然,同一種材料不同的手法就可以呈現不一樣的表情,非常有趣。
其實我還試了黃色與綠色,但最後業主還是選了左邊的藍色...
其實藍色是一個很適合東方人的顏色,我自己也是一年四季都穿深藍色的衣服。就空間而言,若是地板選擇木頭,那主牆選藍色似乎是最佳方案,咖啡的暖與藍色的冷互補,可以為空間帶來平衡也帶來張力;就家具而言,藍色背景也很襯托大地色的布或皮沙發。
完成後的樂土牆面。(其實當我收到一開始施工的照片實我有點驚訝,因為有點害怕結果很糟。)
原本建商附的木門是打算重作的,不過在所有的設計元素一一到位之後,我們只換了水平把手,質感馬上提升,跟整體也很搭配。
目前正在等這盞懸壁燈,希望過年前家具可以就定位,好跟大家分享這個從2017到2019跨兩個年度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