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太太懷孕之後直到小孩四歲半我們才又鼓起勇氣出國旅行,雖然很多人說帶小孩出國划不來或是怕舟車勞頓選擇比較近的東北亞或一些有主題樂園的國家。但是我們想說既然都那麼久沒出國了就來點不一樣的,選擇了沒去過的倫敦與當初與太太相遇相識的米蘭。今年小孩六歲則是一起到了南半球。不過無論是去哪個地方,事前的準備一定少不了,這個部分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相關的分享文章,我雖算不上旅遊達人,不過可以把這兩年來帶小孩出國的經驗記錄下來,除了當作日後的回憶也可以讓有此念頭的人多一個參考或心理建設。

MOVE.jpg

我的機票與飯店(或AIRBNB)都是半年前就先訂好,例如九月要出國四月就訂好。所有住宿、景點、與餐廳博物館等等都是由我負責,多虧MONOCLE旅遊書與GOOGLE MAP,這兩次出國都是靠他們。我會先在地圖上標示出居住地點,然後再一一標示餐廳與博物館、公園、景點,為了評估彼此間的距離我還會用從台北家裡到小朋友學校或大安森林公園的距離(因為這都是我們常常走的路線)來比較。除了簽證外,無線網路已經躍居出國最重要準備事項之一,現在已經有很多提供這種短暫服務的商家,我自己是找在忠孝東路三段上的實體店面。不過在出國前最後一刻的當地氣象預報(整週下雨)確實讓我們擔心到睡不著,這完全影響了整個行程的安排與所必須攜帶的衣物。

MOVE (7).jpg

搭飛機一直是讓我們對於帶小孩出國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所以我們消極的選擇需要中途轉機的航班,為了避免第一次坐飛機有可能引起的不適,我們選擇新航從桃園出發新加坡轉機,長途飛行的時間被一分為二(阿聯酋也差不多意思)從米蘭再搭廉航到倫敦。不過小朋友適應力驚人,飛機上的吃與睡完全沒問題,insideout動畫看了好幾遍。所以我們決定下次出國直接選擇直飛節省時間!

MOVE (2).jpg

倫敦與雪梨都是右駕,跟日本一樣,所以走路靠右的我們變得很不習慣。倫敦的行人穿越道知道我們搞不清楚還貼心地寫在地上注意來車方向。因為步行是認識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我們大約百分之九十的移動都是靠步行,有的時候一天走超過十公里都是家常便飯。

MOVE (3).jpg

在倫敦除了搭地鐵與步行,像從機場到住的地方、從住的地方到遊樂園這種比較長距離的移動,當地的好友幫我們線上預約出租車(非uber),當時2015年這部箱型車台灣還沒上市,車上的里程數才八百多,感覺非常高級!算是這兩次旅行除了飛機外最高級的移動經驗。

MOVE (4).jpg

很多人都在為了要不要帶推車或帶哪一款推車爭論不休,其實四歲半的他已經脫離推車約莫兩年,原本的BUZZ也早已賣人,所以為了他第一次出國我們還特地挑了一個可以摺成一部筆電大小的推車,怕推不習慣還提早一兩個月在台灣先試推,很久沒坐推車的他當然很新鮮,這部推車很盡責的陪我們去了倫敦與米蘭,除了載小孩外還可以掛很多有的沒的。不過今年出國就沒推車了。

MOVE (5).jpg

火車站的芭蕾舞者。我們從米蘭到維洛納與帕洛瑪是搭火車,其實小男孩對於交通工具普遍是充滿好奇心的,我也會盡量在旅程中安排不同的移動方式。米蘭的輕軌、公車、地鐵、計程車我們幾乎都用上了。

MOVE (6).JPG

米蘭餵鴿子,雪梨餵海鷗。由於對海鷗的陌生(或是對鴿子的熟悉),他一直到今天還以為他在雪梨海邊餵的是鴿子。

這兩次的旅行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小朋友對於陌生的語言與環境其實會有一點孤單或疏離感,所以對於沒有語言隔閡的小狗小貓或鴿子海鷗他就覺得格外親切。上次的倫敦米蘭20天都在城市間移動,景點也多半是博物館美術館之類,對於初次出國的他反差太大,到旅程後期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他情緒上的輕微波動。所以這次到雪梨,第二天就帶他到曼利海灘,他說他喜歡,所以我們第四天又到邦迪海灘,兩次的海邊之旅就成了他這次雪梨最開心的回憶。(上次倫敦米蘭回來後問他最喜歡哪裡他說"福隆海水浴場"我跟我太太都快哭了...)

MOVE (8).jpg

我們會幫小朋友準備一些隨身的貼紙書或故事書或塗鴉本,這次還給他一台數位相機。如果我們正在逛他沒興趣的或是等餐廳上菜前的空檔,他就會把他的書拿出來自己看自己玩。

MOVE (9).jpg

有的時候想想既然他只對海邊或公園有興趣,為什麼要千里迢迢跑那麼遠還要擔那麼多心做哪麼多功課?

其實出國旅行是讓一家人可以有一天24小時完全相處而又時時想著彼此的一段經驗,在一個人身地不熟的地方隨便做一個決定都要想到另外一大一小其實也是個人生哲學課。光一個行程安排與移動工具的選擇就有好多眉眉角角,更不要說接下來要說的"食"與其他部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非關設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